和小朋友们相处时,出口成脏成了一件特别常见的事情:吃饭不合口味时:“Kao,这也太难吃了!”玩耍过程中发生口角是:“你是SB 吧!”有的孩子好一点,他会说:“那个人真是个傻X,后面那个字我不说,你应该知道吧!”
其实他们的接触源头就那几样,父母本身、社交需要、电子产品……
在当今社会,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个人素养与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然而,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孩子在交谈中不自觉地“出口成脏”,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形象,也可能对周围人造成不适或伤害。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和教育者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和纠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重要的是要理解孩子为何会“出口成脏”。可能是模仿周围成人的不当言行,或是在同伴间寻求认同感而盲目跟风;也可能是情绪管理能力不足,用脏话来发泄不满或愤怒;甚至可能是对语言力量的好奇与探索,却未能区分何为适宜表达。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采取更加精准的引导策略。
展开剩余82%01
树立正面榜样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他们最初的语言习得大多来自家庭和社会环境。因此,家长和教师应成为良好的语言示范者,避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粗俗或侮辱性的语言。通过自己文明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他人,使用礼貌、得体的语言。
02
增强情绪管理能力
03
开展语言教育活动
组织一些有趣的语言教育活动,如“礼貌用语小达人”比赛、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并实践文明用语。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加孩子对优美词汇的积累,还能激发他们对语言美的感知和追求,逐渐替代那些不雅的表达。
04
设立明确的规则与后果
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或班级的语言使用规则,明确哪些词语是不被允许的,并解释为什么这些词语不合适。同时,也要设定违反规则后的后果,如暂时失去某项特权、需要做额外的家务或学习任务等。重要的是,后果应当合理且与行为相关联,旨在促进反思而非简单的惩罚。
05
鼓励自我反思与改进
当孩子无意中使用了不当语言时,不要立即严厉批评,而是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并鼓励他们自我反思:“这句话听起来怎么样?它会让别人有什么感受?”通过这样的对话,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监控机制,逐步学会自我纠正。
06
耐心与持续的努力
改变习惯并非一蹴而就,特别是对于语言习惯的形成与改变。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持续不断地给予正面引导和支持。即使孩子偶尔出现回退,也要以鼓励为主,强调进步的过程而非完美的结果。
总之,面对出口成脏的孩子,我们需要综合运用理解、示范、教育、规则设定等多种策略,以耐心和爱心为基石,逐步引导他们走向更加文明、健康的语言之路。通过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的语言成长营造一个积极、正面的环境,让文明之花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专家简介
张欣
张欣:中共党员,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先后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香港大学进修学习。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认知行为治疗协作组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孤独症专委会委员、河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健康学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少学组副组长。从事精神科临床及心理治疗工作20年,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1部。主持、参与多个省市级科研项目的开展,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主要擅长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和婚姻家庭问题的诊治。
作者简介
霍琳琳
霍琳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主管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北省专科护士。毕业于承德医学院,2011年参加工作,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10余年,多次获得过六院好护士、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核酸采集等荣誉称号,在护理文件书写、个案护理、品管圈等多个比赛中获得奖项,具有丰富的临床精神科护理经验。擅长儿童精神疾病的护理、心理护理技术等,擅长科室教学、质控运用管理工具等。
儿少精神一科简介: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一科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布置住院环境,以家庭式病房为主,设置床位40张。主要收治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和情绪问题:如厌学,学习困难、冲动行为、对立违抗行为、亲子交流障碍、同伴关系不良,人际关系问题、网络成瘾等;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学校恐怖症,双相情感障碍,多动症、抽动症、品行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精神发育迟滞等。
我科拥有一支从事儿童精神科多年的医疗团队及专业的家庭心理治疗师,以提高儿童社交技能、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针对患儿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神经心理发育等不同情况,开展儿童个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沙盘治疗及绘画治疗等。
科室理念:呵护孩子心理,营造温馨港湾。
儿少精神一科
供稿科室 | 儿少精神一科
审核 | 张欣
责编 | 王熙
编审 | 马克谨
01
02
03
发布于:北京市在线配资电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